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

黨的十八大以來,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和網絡安全工作“四個堅持”的重要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對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舉辦網絡安全宣傳周、提升全民網絡安全意識和技能,是國家網絡安全工作的重要內容。
2021年10月11日到17日,是2021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本次宣傳周的主題是“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網絡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如何暢游于網絡世界中,守護好我們的“秘密”,這需要我們筑好網絡安全“防護網”。
一、 網絡安全
那么,什么是網絡安全呢?網絡安全是國家安全的一項基本內容,通常指計算機網絡的安全,實際上也可以指計算機通信網絡的安全。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于2016年11月7日通過,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是為保障網絡安全,維護網絡空間主權和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社會信息化健康發展而制定的法律。《網絡安全法》是我國第一部全面規范網絡空間安全管理方面的基礎性法律,明確各部門、網絡運營者以及網民的相關職責,并制定相關的違反條例。國家為我們提供相應的法律保障,我們也需依法、守法,共同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秩序。
二、 網絡安全的重要性
我們身處大數據時代,互聯網已改變了傳統的生活方式,我們現在只要動動小指頭,便可知曉天下事、聯系遠方的朋友、嘗遍天下美食、購買世間好物,簡單且方便。便利的背后是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結果,人工智能、云計算和物聯網平臺等新技術新應用的發展,讓這個世界形成了各種網鏈。但這錯綜復雜的網鏈,容易被黑客襲擊,盜取、泄露我們的信息做違法的事情,這就需要我們提高警惕,守護好我們的“秘密”,提升網絡安全意識和技能。
三、 相關案例
非法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某網店店主報案稱,其公司近期陸續收到客戶投訴,稱被“店家”以商品存在質量問題可退款賠償為由添加客戶微信,隨后收到假冒支付寶的釣魚網站鏈接,客戶被騙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輸入支付賬號及密碼,有多個客戶被騙金額10至20萬元。經警方偵查,該網店新招的員工莫某將數據導出并進行非法買賣,后莫某及倒賣數據的上家賴某被警方一并抓獲。
此案發生的原因在于個人安全防護意識不強,企業內部管理存在漏洞。個人隱私數據泄露是網絡黑色產業鏈的第一環,上游數據泄露將引發下游詐騙、盜號等犯罪。
這就要我們增強安全防護意識,在網上交易活動時,要慎防點擊身份不明者發送鏈接,以免騙取賬戶信息和錢財,一定要核實清楚再進行相關操作。同時,企業要加強內部管理,建立健全用戶信息保護制度。
四、 如何做好網絡安全
1.不隨意點擊來歷不明的鏈接,遇到需要輸入身份證號碼、手機號、銀行賬號等個人隱私信息時,一定要提高警惕。
2.不隨意在不明網站或APP上進行實名認證注冊,注冊時需查看是否含隱私政策或用戶協議等,查看對應內容,確保自身權益得到相應保障,防止霸王條款。
3.賬戶和密碼盡量不要直接用生日、電話號碼、證件號碼等有關個人信息的數字作為密碼,適當增加密碼的長度,增加密碼的復雜度,并經常更換。
4.手機和電腦安裝殺毒軟件,平時要進行殺毒管理,不訪問釣魚網站,維修時要注意找可靠站點修理,并做好私密保護。
5.在使用微信、微博、QQ空間、貼吧、論壇等社交軟件時,要盡可能避免透露或標注真實身份信息,以防不法分子盜取個人信息。在平臺曬照片時,有關個人信息的需要做模糊處理。
6.在公共網絡環境中不處理個人敏感信息,不隨意接開放WIFI,不隨意掃二維碼。